而得益于李从照和韩鄂常年在关中督促,关中地区的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恢复。
关中的农学博士遍布各乡里,起到的作用甚至比河西、陇右的农学博士作用还大,为天下之冠。
有这样的能力,别说他曾经背刺过张鉊,到头却偷鸡不成蚀把米,就算真的背刺成功了,张鉊也能毫不犹豫的原谅他。
李从照跟张鉊说了几句话,随后就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奏疏,然后希冀的看着张鉊说道。
“这是臣承平章曹公之命,统计的关中户口和田亩。”
张鉊接过奏疏但没有去看,而是看着李从照笑道:“只看卿的神色,就知道一定是有喜报,朕就不看了,你且说来。”
李从照脸上笑意更甚了,他略微提高声音说道:“自圣天子入关中戡平胡乱以来,臣等奉圣人旨意,在关中行省与民休息、奖励耕织。
今关中行省已有户三十七万,口二百零四万七千,耕地一千一百七十余万亩。”
此时张周的关中行省是不等于后世陕西省的,比起后世的陕西,关中行省陕南只有上洛府也就是商洛市,其余汉中在四川,安康在湖北。
陕北则一半属于宁夏行省,剩下的一大半属于朔方行省,关中行省只有少数一两个县甚至乡镇。
当然也有增加的地方,后世属于甘肃的平凉和庆阳两市,属于宁夏的固原市,是归属关中行省的。
张鉊长长松了口气,从数据上来看,人均有五亩多一点,关中人终于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。
要知道一家子中,假使有六口人的话,孩童和老人怎么也也有三口左右,他们是吃不完五亩多地之产出的,别提还有狩猎、鱼获和养殖的填补。
更别提关中行省基本就是在关中,这里只要水利设施跟得上,可不是那种收不到几个粮食的边荒。
人均五亩地,哪怕就是当下,也能让一家过上不错日子了。
当然,这些地不可能是都均下去了的,有些人家可能有几百亩,有些人家可能一人一亩都不一定够。
但相应的,也不是所有人都是纯农业人口。
不管怎么说,关中的粮食自给自足问题,暂时是有保障的。
这对于张鉊来说,算是非常好的消息了。
因为他是打着兴复大唐旗号定鼎天下的,没入主中原之前,还多次在关中施恩,这让关中人对张鉊非常有好感。
更加上张鉊曾祖父张义潮在长安生活了十几年,最后也是葬在咸阳的。
许多关中人因此直接认为张鉊的籍贯应该跟着曾祖走,是个地道的关中娃。
反正不管别人怎么说,关中人就是认为张圣人是关中人。
有了这样的民意基础,关中实际上就是张鉊的下限。
有了稳固的关中,加上基本盘河西与陇右,就算出了大问题,张周还是能以一个大号版强秦的姿态出现。
就算他如郭荣那般突然英年早逝,曹延禧也能保着张贤景退到关中避祸。
甚至格局大一点,直接让慕容信长或者张贤存继位,然后继续以关中、河西、陇右为基本盘,也不至于会立刻身死国灭。
“这都是尔等的大功劳啊!”张鉊真心实意的赞叹一声。
在他入中原的时候,关中实际上只剩下了不到一百三十万人,耕地也就是三四百万亩的样子。
这不过短短三四年间,关中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,人口的增长虽然有回流和张鉊安置河西功臣的原因,但耕地增加了六七百万亩,那就是实打实的功劳了。
当然田亩增加的如此恐怖,也是因为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复耕或者抄没大族隐没的田亩。
可是换个人来,别说复耕这种照样要投入极大精力的事情,就是把大族隐没财产挖出来,一般人也办不到。
加上还要建设与之配套的水利设施等,曹元忠、李从照、韩鄂、韩成等人付出了多少心血,简直难以想象。
突然,张鉊猛地想到张贤存的一后二妃中,最后一个名额该给谁了。
现在张贤存有了李嗣源的幼女永安公主为他拉拢不得志的代北、河东武人去平定大理国。
有安叔千的女儿来驱动安叔千等人,为他在中原金融市场上融资。
现在只要娶了李从照的幼女,立刻就可以拉出一大批懂耕种的农学人才和西南之地最缺的兽医。
嗯,其实兽医也可以给人治治病的,总比打理百姓找巫师跳大神靠谱的多。
有了这军、财、农三方加持,加上他母亲小姨妈李若柳为他积攒了十几年的家底,以及于阗李家在军中能拉出去的退役军将,张鉊认为张贤存可以从全方位碾压段氏大理国了。
况且张鉊对张贤存的要求,不是要他单单去当个大理国王的。
他应该肩负起将中原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,带到大理国所在的云贵地区之重任。
张贤存应该成为继楚将庄蹻入滇,季汉诸葛武侯经营南中后,第三个对云贵地区大开发,起到关键作用的大人物。
想明白了张贤存应该肩负的责任,张鉊就对让张贤存娶李从照幼女的决定更加确认。
不过,他这个父亲,是不可能亲自来给儿子做媒的。
于是张鉊一边让人去把李从曮召来,一边笑着对李从照说道:“卿等有功,朕必不会亏待有功之臣的。”
张鉊也知道用希冀眼神看着自己的李从照想要什么,他想要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