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就好,找个人领我看看。”
组装是在一个大型的立体组装车间里面组装的,组装完成通过轨道移动到1.5公里之外的发射场。
60米高,发射的时候总重量达到2000多吨……。
当然这次试验不会载重的,也只有何贵这样财大气粗的才敢这么玩的,这一家伙上去,多少亿在飞翔啊。
也就是燃料灌注不会太满,因为正常来说,这个能源号是可以把航天飞机送上太空的,现在第一次试验,没有必要弄载重,因为载重越大,万一出问题,落在地上的威力就越大。
大,巨大的立体的组装厂,高度起码有一百米,里面有很多层,中间巨大的火箭。
“屮……。”这也是何贵第一次看到实物,这玩意四个四米直径,长32米的助推器,这四个是要回收的。
中间的芯级是八米,总高度是60米,也是准备回收的。
也就是说是一个直径十六米,高60米的巨型家伙。
每个助推器有四个液体火箭发-动-机,芯级也有四个。
一个发-动-机一秒会消耗1.5吨的燃料,一个助推器一秒就消耗六吨,四个助推器要消耗24吨,还有芯级四个发-动-机,又是六吨,也就是说一秒整个需要三十吨的燃料。
因为要尽快达到第一宇宙速度,脱离地球引力。
一般助推器会在100秒左右的范围内脱离,要看发射地方,高度,要达到70-100公里卡门线,的高度助推器才能脱离,过了这个卡门线就是真空了。
最恐怖的是美利坚的土星发-动-机,第一级火箭五个发-动-机,每个发-动-机每秒消耗三吨燃料,总高是一百一十米。
所以火箭大部分重量都是燃料,四个火箭助推器不会全程都在,到了一定高度就脱离中间的芯级,进行返回,回收成功的话,修理之后至少可以重复使用五十次,助推器脱离之后剩下的就是芯级推动。
这次说白了,是山寨品试验,后续的肯定要改进的,要弄现代那种飞船,航天飞机的安全性太差了,现代各国的飞船就跟一个舱一样。
当然回收系统是重新做的,根据原来的系统改进了很多,小型的试验做过,但是这种超级的项目,还是第一次。
验收要分好几次的,组装之后验收,各个系统等等的,何贵来的时候验收已经接近尾声了。
第二天验收完成,合格,然后就开始运输。
因为个头太大,必须要在天气晴朗无风的情况下运行,还没有灌注燃料。
当立体的组装车间被打开之后,巨大的火箭就在阳光下,伴随着各部-门的配合,火箭缓缓的移动出了组装车间,要在未来九个小时之内把这火箭送到发射台。
1.5公里的距离,要好几个小时,这玩意速度慢,周围观看的人也很多,今天天气晴朗,无风,何贵看了看太空,不知道有没有人在上面看着。
好在气象部-门给力,火箭顺利的移动到了发射架,然后又开始检-查,并且也是遮蔽起来的,因为这边晚上温度低。
运载火箭发射窗口一般需要根据不同的卫星来确定时间,要根据太阳,月亮,地球之间的引力计算。
有些卫星上去展开太阳能风帆就要太阳光。
发射时间一般在早上或者傍晚,这是因为地球处于相对黑暗的环境,而火箭因为太阳的照射,比较好观察。
这些何贵都插不上手,这里本来就在沙漠里面,安保措施也是非常的好。
而负责跟踪测量的陆上设施已经到位了,这次因为不需要载重,所以不需要在海洋上观测卫星情况。
这大窜天猴有自毁模式,不然这么大一个玩意飞丢了,哪玩笑可就开大了,完整重载2400吨,起飞推力是3500吨,中间芯级800吨就有700吨的燃料,液氢100吨,液氧600吨。
很快就决定了试验的时间,第二天傍晚八点钟时间,这一次按照典型飞行程序。
典型飞行程序,是能源号最普通的飞行模式,也是最基础的。
能源号有多种方案,后世大毛的联盟号其实也算是一种,推进器可以采用两个,四个,六个,八个。
八个助推器的能源号就是4000吨,这玩意80%都是燃料,可以把两百吨送到近地轨道。
负责人跟何贵讲解这次试验的步骤:“这次试验分为两步,第一步是在助推器分离返回试验,第二部就是芯级返回试验,其中助推器在40千米的高度开始分离。芯级在70公里的高度进行返回试验。”
何贵点点头,现代马某人的猎鹰也是在70千米开始分离返回。
如果芯级不回收的话,就可以推进到110公里高度,而且能源号标配的载荷舱还有70吨的燃料,不过这次没有配置。
正常发射是在110公里的时候,芯级与载荷舱分离,载荷舱自己启动发-动-机把载荷的东西送到预定轨道。
不过这次主要是返回试验,返回试验成功了,下一步才会考虑载荷试验。
载荷肯定要比能源号设计的时候要少一些,因为助推器这些返回也需要燃料反推,降低速度,并且在预定地点降落。
有人说才40千米高,就分离了啊?
看起来这个40千米是有些不高,但是如果不是返回试验,这助推器会落在东边400公里的距离,也就是火箭其实是斜线运动的,助推器分离的时候不但飞行了400公里远,还飞了40公里高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