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边,陆逸明侃侃而谈,满口的仁义道德和家国情怀。
那边,王洪生也是听得连连点头,赞不绝口。
看到没有?我们复日大学的学生,思想觉悟就是这么高啊!
随后,陆逸明话锋一转,换上了一副在商言商的口吻。
只见他目光从容,神态自信地说道:“我预计,夏国在未来的二十年里,经济将会飞速发展,我们很快就会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。”
“而中海的繁荣程度,更是会震惊整个世界,到时候单单是我们国内的高端住宅市场,需求就会变得非常庞大,所以我们未来基金,才会提前在这一领域进行布局,也算是未雨绸缪了。”
“实际上呢,我名下也有一家房地产公司,名字就叫做精益地产,以后的主营业务之一,就是豪宅市场,毕竟精益求精嘛。”
哪怕是官方派出来的代表,在台里开会的时候早就听惯了各种宣传口吻的陈莉,此刻听了陆逸明的话之后,都忍不住惊讶起来,连声问道:“陆总就这么看好夏国的未来吗?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,这个目标会不会有点好高骛远了啊?”
毫无疑问,陆逸明说得是在太惊世骇俗,超出了她的想象力。
不过,陆逸明不必顾虑许多,依旧用着斩钉截铁的口吻,郑重其事地说道:“完全不会,我预计我们国家,在2010年左右,就可以超过岛国,成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实体。这句话我说的,对与不对,十年后自见分晓。”
“真的吗?”
陈莉觉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,毕竟眼下的夏国,全球经济排名还是第七位,而且和前五名的差距不小,就算单纯只是想要追上对方脚步,那都困难重重,更不用说反超对方了。
只有陆逸明心里明白,未来的夏国,因为深耕实体经济,尤其是在制造业产业领域的频频发力,最终为整个国家的腾飞夯实了基础,在许多领域都开始引领世界。
当然,眼下这种事谁信呢?
在夏国老百姓的认知里,还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啊。
陆逸明并没有什么超能力,他也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伟光正,他只是经历过那个时代而已。
“我的预言就放在这里了,是不是真的以后你们可以翻出来看看嘛。”
陈莉笑着说:“那我们就拭目以待了。好了,谢谢陆先生接受我的采访。观众朋友们,我们这期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,谢谢各位的观看与收听,我们下期再见。”
播完结束语,工作人员开始收机器,陈莉则主动把自己的名片递给了陆逸明,声音温温柔柔地说道:“陆先生,这是我的名片,如果对我们的节目有任何的意见和建议,都欢迎你打电话跟我交流。”
陈莉今年二十五岁,身高一米七,穿上高跟鞋之后,身姿挺拔,双腿修长,散发着轻熟的气质。
她难得这么主动一次,换做是别的男人,怕是早就把持不住了。
不过上辈子人到中年,早就见惯了各种风浪的陆逸明,此刻却是有着年轻人所不具备的沉稳,他只是淡然一笑,就把名片放进口袋里,随口回了句:“好的。”
陈莉见陆逸明没有其他的动作了,便主动开口问道:“陆先生能给我一张你的名片吗?节目制作过程之中,我想尽量跟你保持沟通,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。”
她看向陆逸明的眼神,水波横陈。
陆逸明倒是也没有多想,拿了一张名片给陈莉。
“好的,那我们就不打扰了。陆先生再见,王校长再见。”
“再见。”
王洪生把人送走,随后笑着对陆逸明说:“好小子,没想到你居然还隐藏得这么深!果然不愧是我复日大学的学生。”
陆逸明心中忍不住腹诽:见过往脸上贴金的,也没见过你这么贴的!
不过他嘴上却还是谦虚地说道:“都是学校教育得好,爱国氛围浓厚啊,我也是受了复大的熏陶。”
没几天功夫,陆逸明的这个专访节目就在电视台播出了,而且立刻就引起了非常大的关注度。
中海是沿海开放城市里面最开放的了,经济上发达,民风上开放。
自然而然,一切跟钱相关的东西,他们都非常关注。
财经节目的收视率,远超其他类型的节目。
仿佛多看点财经节目他们就能发财似的。
现在有一个关于首富的个人专访,谁会不感兴趣?
彭定国是一个知名经济学家,经常参加各种财经节目的录制,在普通人心目中有不错的口碑。
不久之前号召大家卖房子把钱存起来的就是他。
这一天,他刚刚参加完一档节目的录制,在下班回家的路上,接到了一个电话。
“彭先生,我是儒房地产的小谢啊。”
彭定国微微皱眉,问道:“有什么事吗?”
他之前委托儒房地产帮他物色老洋房,这个小谢就是跟他接洽的业务员。
小谢只能如实告知:“之前的那几个房主,现在都不打算卖房子了。”
彭定国闻言皱起了眉头,表情很不爽地问道:“为什么?之前不是都聊得好好的吗?合约都快签了啊。”
听了这话,小谢当即露出苦笑:“彭先生,您最近没看新闻吧?现在报纸上都登了啊,电视台也播了,咱们夏国的陆首富亲自现身说法,言谈中非常看好中海的经济发展,尤其提到了房子,说这是稀缺资源,捂在手里只会越来越值钱,现在卖了就是血亏。您说说,这谁还愿意卖房子啊?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