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有旨,所有锦衣卫,东厂,西厂之人,皆回各衙门待命!”
京城中,一名名锦衣卫,东厂,西厂的番子皆是在得到旨意的那一刻,骑马在京城内飞驰。
同时在他们的口中,还不断的高声呼喊,宣布陛下的旨意。
就这样前一刻还在敲响某些大臣府门的三个部门番子,也果断的开始了撤回。
李府!
京城的李府不少,其中就有二品大员的府邸,但也有三品,四品官员的府邸。
然而,这一家就是一名仅仅从四品官员的府邸。
不,与其说是府邸,不如说是一般人家的院子。
两进两出的院子,落座在京城的西区,相对于那些大门大户来说,这般两进两出的院子,也只能算作一般。
然而,此时的院子中,就见那名从四品官员望着刚刚离去的几道背影,嘴角微微上扬,脸色挂着一抹不屑的笑容。
就凭这几名东厂的番子,也想让他认罪?
就在不久前,他的家中迎来了几位不速之客。
这些人不多,只有五人,皆是东厂的番子。
不过与平时不同,这些番子没有趾高气扬,也没有上门就抄家打砸。
反而是客客气气,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,上门询问他在崇祯三年之前,是否有过犯罪的事情。
不管大小,只要是罪名之事,今天都可以在他们这里上报。
而一旦经过上报,并愿意缴纳议罪银,往后这些罪名就再也不会和他们扯上关系。
只是对此,李角自觉自己好像早就看透了一样。
那是一点都没有承认!
本来在李角看来,以及否认,以东厂番子的德行,肯定会对他进行针对,恐吓!
然而,让他颇为意外的是,这些东厂番子只是当着他的面,又将陛下关于议罪银的旨意说了一遍。
随后见他还是不承认有罪,便是恭恭敬敬的行礼告辞。
同样的一幕,在这几天的时间里,发生了不知多少。
也不知有多少官员,都被锦衣卫,东厂亦或者是西厂登门拜访。
只是他们这些人,都得到了消息。
五天的时间,无一人承认罪名,那就更别提缴纳什么议罪银了。
这一下也让很多官员,对于那位异想天开,见钱眼开的陛下产生了嘲笑的心理。
就这?
也想让他们承认?
瞧不起谁呢?
“怎么样,承认了?”
“承认了!”
“缴纳了议罪银?”
“缴纳了!”
“缴纳多少?”
“全部身家的五分之一!”
“不够,明天上奏,或者是找到三部门,在缴纳剩下的一半。”
“大人,这……”
“别舍不得,花钱消灾而已,这么多年你贪的也够多了,这个时候该吐就吐。”
“何况以往你交给任何人,谁也不敢保你无事,但现在,却是有了陛下的旨意,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?”
“是,下官知道了!”
施府的府邸中,一名施鳯来的亲信,正恭恭敬敬的和施鳯来一问一答述说这今天之事。
确实,在外面的传言中,朝廷没有一位官员去认罪,缴纳议罪银。
问题是,这特么的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,谁没事往外说?
所以实际上就是,凡是施鳯来,来宗道,以及杨景臣这些熟悉陛下的臣子,都在背后提醒了亲信之人。
而面前之人,就是其中一个。
受到施鳯来的提醒,早在三部门询问他的时候,他就果断的承认了自己这么多年所犯下的罪刑。
更是直接将全部身家的五分之一,缴纳了议罪银。
然而,五分之一的家产在施鳯来看,并不够。
所以提醒他,还要在缴纳!
别舍不得,就算缴纳了一半,你不是还剩下一半嘛?
本就不是好道来的,何况这么多年,你又花出去多少?
现在只需要缴纳一半,你一切罪名就彻底没有了,还不用怕未来陛下找你后账。
试问这么好的事,你还有什么舍不得?
“记得把你这么多年,与任何人合谋做的事,都一五一十禀报上去,莫要有所保留。”
“放心吧,既然是陛下的旨意,只要你是真心悔改,那哪怕你曾经参与过造反,陛下都不会再追究你。”
施鳯来的声音不大,但每一句话,都让官员心中一稳。
而他也在离开后不久,就按照施鳯来的要求,将剩余的财产,又交了一半上去。
同时也将所有与他又来往的官员名字,及所犯罪刑交了上去。
其中甚至还包括了与施鳯来的一切金银来往,所求何事等等。
对此,施鳯来也都知晓,并且这也是施鳯来的要求。
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!
施鳯来想的很透彻,就自己这出身,和曾经的问题,压根也不差这些了。
所以与其隐瞒,还不如实实在在的告诉陛下,自己有多少问题。
同样的一幕,也发生在许多地方,如内阁的其他几位阁老。
工部的徐光启也特意在工部下达了命令,并提醒了一些与他相熟的大臣。
至于最终是如何选择,那就不是他能考虑的了。
不过该说的他说了,该提醒的他也提醒了。
同样的一幕,还发生在了刑部。
刑部尚书是新任大臣,水凉大臣,忠心耿耿大臣,两面三刀大臣,新任保皇党大臣钱谦益。
钱谦益,自从上次接受了朱由检的招抚,在成功利用自己的东林党身份,以及他掌握的那些事情,先后干掉了一大批东林党官员后。
他也就彻底成为了朱由检的心腹大臣!
也成为了朱由检继东厂魏忠贤以后的,第二把钢刀和好狗。
现在的钱谦益,完全可以说是朱由检指哪里,他就打哪里。
而在钱谦益之下。一众刑部官员,也都是朱由检登基后先后提拔上来,或者是招抚后来的官员。
朝廷六部,也只有刑部是真真正正掌握在朱由检手中,哪怕是兵部都没有达到如此地步。
所以自打朱由检的议罪银制度开始,刑部一众官员也是最积极的一批。
因为他们更加明白陛下的狠辣和手段,更知道陛下是真真正正的君子。
只要是陛下答应的,那就真的不会在追究。
与其未来担惊受怕,还不如现在直接彻底坦白。
未来,他们也好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大明朝清官,不用再担心一些把柄受人控制,做出与心相违背的事情。
“这些都是已经认罪官员供出来的,朕给你们三天的时间,按照这些证据去给朕查。”
喜欢我成了崇祯请大家收藏:(www.yszbook.com)我成了崇祯阅书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