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光儿你且记住,我田家世受皇恩,自当要精忠报国,为陛下分忧解难!”
“现如今你也被陛下封为大内亲卫,上御马监为官,为父相信凭借你的聪明才智,定当可以出人头地。”
“所以以后遇见任何事情,切莫要意气用事,当以陛下旨意为先,你可知晓?”
田尔耕,曾经最为着明的宦官首脑之一,更是添为魏忠贤之子的身份。
结果此时此刻,说出这番精忠报国的话,愣是毫无违和感不说,还一脸的郑重其事,大有一副忠义之相。
至于田光闻言,哪里还会有别的想法,何况此时经过父亲的指点,他也明白了事情的本质。
其实说起来,也不怪田光认为没有完成好任务。
毕竟换一个看法,来看这件事,那就是田光试探张三没有看出他有贪污腐化的迹象。
几番蛊惑也未能成功!
这说明什么?
好听了说,这是完成了任务!
说不好听的,那就是做事不用心!
否则为什么别人都试探了出来,偏偏你就不行?
正是因为有这个心理存在,所以田光的心中才充满了失望。
回来之后,更是直接向父亲请罪。
“好了,为父这里也没事了,你还是尽快入宫向陛下禀报此事吧。”
“是,父亲!”
田光应声磕头后,便是恭敬的转身离去。
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,田尔耕也不禁满意的捋了捋胡须,眼神中透露着一丝满意。
当今陛下待田家不错,尤其是待他田尔耕和田光,更是无话可说。
田尔耕其实一直知道,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戴罪之身,要不是当初陛下开恩饶了他一命。
怕是现在他们田家都可以披麻戴孝,给他办一周年了。
尤其是从那以后,田尔耕更是明显感受到了陛下的狠辣。
让他心中胆战心惊的同时,也不禁越发忠心耿耿。
结果就是,他的付出也确实得到了回报。
他的长子田光,被陛下欣赏入了御马监担任从五品的游击将军。
按理说,明朝重文轻武!
陛下给他长子田光一个游击将军,并不是什么好的职位。
可问题是,田尔耕知道,现如今这位陛下,那可是不同那些明朝的帝王。
这位可是实实在在的重视军权的主。
正所谓是上行下效!
既然陛下重视军权,那可见进入军中并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。
何况想想还在倭岛的曹文诏,这才多久就得了一个爵位?
在看看那辽东的樊旺,才多久就一路高升,如今不仅成为一名封疆大吏,更是荣获兵部左侍郎的衔?
可以说,他田家那是深得皇上隆恩,这才有了现在这般光景。
甚至不难想象,只要田光争气,就是为他田家得一爵位,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锦衣卫的动作很快,效率也很高,早在田光禀报之前,其实就有几名锦衣卫已经将试探得来的结果,告诉了王承恩。
再由王承恩禀报给了朱由检。
只是让朱由检脸色颇为难看的是,已经试探了八人,结果只有一人过关。
可见是人心本坏!
“陛下,御前游击将军,田尔耕之子田光,刚刚入宫来汇报结果了。”
就在朱由检恼怒之余,王承恩也踏进乾清宫禀报道。
田光虽是御前游击将军,但说到底也只是一个普通的五品武将。
之所以他能入宫,实际上也仅限于乾清宫这一片和御马监这些地方。
至于直接入乾清宫面圣,他的地位还不够,或者说哪怕是当朝首辅,在没有朱由检的旨意下,也不敢擅闯乾清宫。
君君臣臣,天地纲常也!
“不会是又给朕测出了一个贪官污吏的好苗子吧?”
朱由检脸色阴沉,随手拿起面前的香茗品了一口后,才摆摆手示意王承恩如实禀报。
结果不想,居然还是一个惊喜。
“好!”朱由检闻言,顿时一声轻喝,连连点头赞赏道:“好啊,好一个问心无愧。”
却是那田光如实汇报了他的试探情况,甚至于两者之间的谈话,也被他学了个七七八八。
其中那些让他感叹的话,更是一直记忆深刻。
“就是这名字太普通了一些,不过瑕不掩瑜。”
“去把这个名字给朕记下,等策论过后,朕倒是要看看他答的如何。”
这一刻,朱由检可谓是对这个张三满意无比,甚至心中也决定,只要这张三的策论不是太无用。
说不得也要给他一个好点的位置了。
人才难得!
而一个有能力,又知道问心无愧的人,那就更难得了。
“张三,张三?”
“好一个张三啊!”
说起这个名字,朱由检也可谓是如雷贯耳了。
只不过此张三非彼张三罢了。
不过朱由检倒是能理解这个名字。
毕竟这张三早期也只是一名小吏,说到底就不是科举出身当的官。
所以自然也就没有像那些文人那样,转着弯的要想个好名字了。
挥挥手,朱由检非常满意的让王承恩离开。
他没有召见田光,因为不仅是没有必要,还因为他很忙。
摆在他御案面前的,是一张写了足有三分之二字迹的纸张。
他需要在锦衣卫将那些官员和学子试探出来之前,正式确认需要他们回答的策论都有哪些。
秉烛忙碌,时间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子时!
而此时锦衣卫也成功将那些从宝岛赶来的官员以及学子,进行了试探。
事实不出预料,不管是什么年代,抱着升官发财的人都不在少数。
所幸这一百多人最终还剩下了三十多人算是过了关。
哪怕其中有很多人都在关键的时刻犹豫不决,但所幸最后还是摆脱了蛊惑,成就了本心。
也算是成就了他们!
那些不过关者,自然是打回宝岛,官降半级的同时,也扣了他们半年的俸禄。
这一点权当是对他们的处罚与提醒了。
至于直接罢官?
不说现在人手本就不足,就算充足,其实也没必要。
因为这些人很多人都只是没有抗住诱惑,并不是已经出现了贪污的事实。
得饶人处且饶人!
这一点,朱由检想给他们一个机会。
随着子时一过,恩科的士子们也开始被官员收卷。
接着就是将所有士子赶出考场,由孙承宗带人封卷准备连夜审卷。
因为陛下给他们的旨意就是五天内完成审卷,随即对外张榜!
喜欢我成了崇祯请大家收藏:(www.yszbook.com)我成了崇祯阅书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