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林安国!”
“出来一下,我有事找你。”
隔了有半个月。
阎解成再一次来林安国的家门外,来找林安国。
之前被阎埠贵教育过之后。
阎解成是再不敢把林安国跟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往外宣扬了。
每次来找林安国。
都是把林安国叫出去。
林安国每一次都给了阎解成相当丰厚的报酬。
随着阎解成的口袋越来越充裕。
阎解成给林安国送货的时间间隔也越来越久了。
因为阎解成发现。
只有给林安国送的货里面有真正的好东西时,林安国才会给他高昂的报酬。
有一次阎解成拉回来一尊西汉象耳青铜香炉。
林安国直接给阎解成十块钱的跑腿费。
哪怕阎解成根本不知道那一个金属坨子的价值,更不知道那玩意儿是个香炉。
收的时候,是按照废铜的价格收的,一共才花了五毛钱。
但林安国也是按照正常的价格给予阎解成丰厚的报酬。
直到这时候。
阎解成才完全相信林安国不会坑他。
为了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。
阎解成再也不去碰什么民窑的瓷器了。
开始高一些‘高精尖’的东西。
上次的象耳青铜香炉仅仅是个开头。
这次阎解成弄来了一样更宝贵的东西。
“林安国,我跟你说,这次是真碰上宝贝了。”
“我把那人直接给你带来了。”
“现在就在外面等我们。”
阎解成一上来还卖关子,没跟林安国说究竟是看到什么宝贝了。
林安国心中一喜。
别不是阎解成遇到真正的好东西了吧。
“走快点,别让别人等急了。”
林安国催了一声。
阎解成立马拉着林安国往四合院旁边的一条胡同走去。
但这一幕被正想要出门的许大茂给撞见了。
他看见林安国跟阎解成鬼鬼祟祟的。
再联想到这一连半个月。
阎解成几乎每天都要找林安国一次。
有时候都找到后院来了。
寻思阎解成跟林安国估计在干什么坏事,许大茂的好奇心作祟,索性直接跟了上来。
........
“安国兄弟,我跟你介绍一下,这位是徐大叔。”
“徐大叔,这就是要收你家传家宝的那个林安国,专门研究历史的专家。”
阎解成把林安国拉到一位中年大叔面前。
林安国见这中年大叔怀里面抱着一根画筒,心里顿时一喜。
这尼玛里面除了书画还能是什么?
要是什么名家的字画。
放到后世。
少则数十万,多则数千万,心气儿再大一些,不得几个小目标?
“林专家是吧,我这可是传家的宝贝,你能出多少钱买?”
徐大叔有些紧张,他去找过文物商店,文物商店只愿意用十五块钱收他的传家宝。
这才是他半个月的工资。
他怎么会卖?
但是要是不把这传家宝换成现钱,放在家里又太不安全了。
让人知道他家里有字画。
不得一把火给他的传家宝给烧了。
“徐大叔,你还没把东西拿出来给我看看呢,怎么就谈起价钱了?”
林安国轻松的笑了笑。
这位徐大叔有些过于紧张了。
但林安国心里也很紧张。
这位大叔姓徐!
莫非跟悲鸿大师有关系?
要真是这样,林安国做梦都能笑醒了。
徐悲鸿大师的东西是真能拍卖到几个小目标的。
“噢噢,是我疏忽了。”
“我的传家宝是一幅字画,郑燮的《竹石图》”
徐大叔把画筒打开,抽出里面一卷有些发黄的画卷。
说起郑燮知道的人不多。
但是郑燮还有一个名字。
那就是郑板桥。
郑板桥这一辈子就只画三种事物,‘兰、竹、石’。
他画的《竹石图》究竟有多少幅,根本没人能够统计的出来。
但流传于世的多是精品。
后世拍卖的那些《竹石图》往往能拍出四位数的价格来。
毕竟郑板桥的那首诗。
《竹石》
实在是太有名了。
‘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
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’
华夏的中小学生基本上都背过,正是因为这首诗。
郑板桥画的《竹石图》才能拍出一个较高的价格。
同时林安国还记起来一个信息。
《清史稿》里面记载的郑板桥信息,貌似郑板桥的妻子就姓徐。
林安国眼前的这个徐大叔,有可能是郑板桥妻子娘家的后代,所以才能拥有一幅《竹石图》作为传家之宝。
“林专家你看。”
“这幅《竹石图》已经被文物商店的专家鉴定过了,是真品。”
徐大叔把《竹石图》在林安国面前打开。
徐大叔一米八几的大个子,还得把手给举得高高的才能把完整的画卷呈现在林安国面前。
“乾隆甲申?”
“郑板桥去世前一年画的?”
“看起来的确是真品。”
林安国仔细看着眼前这幅《竹石图》,生怕错过了一丁点的细节。
这幅画的左边还题有一首诗。
‘两只老干无多叶,让尔新篁正展翎。铁骨霜皮终有用,他时留取造柯亭。’
林安国绕着这幅《竹石图》转了一圈。
并且还在绕到背后的时候。
用暗夜之瞳看了一下。
确认了这幅画的年限。
确实是公元一七六四年的画作。
年限确定后。
这幅画基本上肯定就是郑板桥画的了。
“是真的。”
“不知道徐大叔想卖多少钱?”
林安国看了挺长时间,发现没什么问题,便开始问价了。
这种宝贝。
必然是不能自己出价的。
先问问卖东西的人,确认他想卖多少。
然后再讲讲价。
徐大叔一上来就说了。
他已经去过一次文物商店。
但是没有卖。
那就是对文物商店出的价格不满意咯。
“一千块!”
“给我一千块,我就把这幅《竹石图》卖给你。”
徐大叔看林安国对他手里的这《竹石图》喜欢得紧,一下出了个高价。
文物商店出十五块。
他出一千块。
果然是贪心不足蛇吞象。
林安国听到这个价格,转头就想走人。
玛德。
还真拿郑板桥当张择端啊。
这要是《清明上河图》,林安国出一万都能买。
郑板桥又不是一辈子只画了一张《竹石图》。
一千块钱想坑谁呢。
喜欢四合院:傻柱抢我冉老师,坑哭他请大家收藏:(www.yszbook.com)四合院:傻柱抢我冉老师,坑哭他阅书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